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产业处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高校汽车类学院必须深刻把握能源转型、数智变革、低碳发展趋势,主动服务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筑牢教育科技人才根基。2025年10月11-12日,第一届全国高校汽车类学院党委书记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
论坛以“开新局创新域提新质——以一流党建引领智能电动车辆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同话党建创新,共促学科发展。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汽车类学院的党委书记、专家学者、党支部书记等百余人齐聚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探讨一流党建引领智能电动车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来自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汽车类学院的党委书记分别介绍各自基层党建的经验做法和建设成效。学院党委书记卢婵江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题为《面向东盟的“思科产教”深度融合的党建引领学科发展模式》的分论坛报告,现场分享广西大学如何结合地方高校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主动整合校企资源,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产教融合等中心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得到包括全国党建标杆高校的同行认可。
本次论坛在上海市教卫党委、同济大学党委的指导下,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潍柴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由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发起和主办。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出席并致辞。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润、曹静,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潍柴集团党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出席。在论坛开幕式上,我院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加入由同济大学党委牵头的“数智创新绿动未来”智能电动车辆融合育人联盟。


一审一校:何声福
二审二校:陈宏波
三审三校:卢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