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简介  党建工作  课程思政  本科教学  研究生工作  科研工作  学生工作  人才招聘  校友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平果调研选调生工作
2025-07-31 00:39 文字作者:曾祥喜 图片作者:曾祥喜 宋丹婷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选调生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我校选调生“君武青苗”行动工作走深走实,7月21日,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婵江带队赴平果市开展调研,深入了解选调生在基层的成长情况与工作成效。调研团成员包括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王利军、校友办副主任黄庶冰、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路明、学院副院长黄豪中、莫帅、陈宏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邓建新教授,团委书记李华,助理教授谭鸿创,辅导员农婷婷、宋丹婷、梁炜昊、曾祥喜,以及21名学生党员代表。平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瑞华及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兼)张飞接待了调研团,在平果工作的广西大学选调生代表也参加了交流座谈会。

在座谈会伊始,王利军副部(处)长明确阐述了此次调研的来意。此次调研旨在通过深入的座谈交流,全面了解选调生校友在基层岗位上的工作收获、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以及他们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调研将聚焦于选调生校友在基层工作中的能力提升路径和价值实现方式,以期挖掘出更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王利军对平果市委组织部长期以来对广西大学选调生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实施的《广西大学选调生“君武青苗”行动方案》。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将选调生培养选拔贯穿到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希望与平果市委组织部加强合作,共同探索选调生校地协同培养机制,助力选调生在基层一线成长成才。

在平果工作的选调生校友代表依次分享了工作经历与感悟。2017届校友黄恩讲述八载扎根基层,践行马君武精神,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线历练成长的故事。他历经多岗位磨砺,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宗旨,深耕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彰显青年选调生担当实干、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

2021届校友黄晓燕分享其基层成长历程,从初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时的迷茫沮丧,到逐步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她通过耐心协调村民纠纷、主动迈开双腿为民办实事、昼夜坚守资料录入等务实举措,赢得群众信任;转至党政办后,她保持学习热忱,优化工作流程,主动挑起重担,在森林火情等突发事件中锤炼处事能力,彰显青年选调生勇于磨砺、实干担当的奋斗精神。

2020届校友黄婷讲述五年基层工作历程,从疫情期间初任党总支书记助理,到春节期间创新运用小程序招募志愿者完成防控任务、协调药物需求;她积极参与山火扑救、甘蔗砍伐等一线实战,在实干中锤炼本领,主动参加市委组织部轮岗培训提升自我。她以实干担当诠释选调生服务基层的初心,用成长轨迹彰显青年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成才的奋斗精神。

2018届校友麻丽婷在基层沃土深耕细作数载,以“陀螺精神”诠释一线担当。在党政办工作期间,她每日穿梭于文件收发、电话沟通、会务组织与方案撰写等繁杂事务中,将琐碎工作转化为成长阶梯;历经4个股室轮岗历练,以开阔视野和为民初心回应群众需求。面对基层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她始终坚守“三心”准则:以求知若渴之心精进业务能力,以心系群众之心践行为民服务,以奋勇争先之心攻克工作难关。从公文流转到政策落实,她将每一项任务视为磨砺自我的“试金石”,在岗位更迭中不断蜕变,用实际行动书写选调生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奋斗篇章。

2021届校友吴广扎根基层四载,以“多看、多听、多干、少说”为座右铭,曾深耕那吉村乡村振兴。在驻村期间,他深入田间遍访农户,聚焦脱贫户、低保户等群体,精准掌握民情并回应诉求;同时深耕党建工作,依托红色资源创新党员教育,形成特色党课机制。面对基层语言关和异地孤独感,他凭借内生动力和蓬勃向上的姿态克服挑战,将服务成效转化为实绩。2022年那吉村党建获百色市委组织部肯定,以实践彰显理想信念与基层奋斗的价值。此后,他调入上级机关,继续发挥笔杆子优势,每天坚持阅读《求是》《半月谈》,不断提升政策理解与综合素养,在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践行为民初心,以实干精神诠释选调生的责任与担当,从基层一线到市委机关持续书写奋斗篇章。

黄瑞华部长详细介绍了在平果市工作的广西大学选调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平果市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他指出,平果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选调生的培养与选拔工作,通过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传帮带”等长效机制,助力选调生在一线岗位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黄瑞华表示,广西大学选调生工作扎实、担当有为,期望以选调生校地协同培养机制为契机,发挥选调生专业优势与创新能力,推动选调生在平果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设发展中贡献力量。

在提问交流环节,针对学生党员代表提出的“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这一问题,张飞副部长和校友们结合基层实践给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注重方式方法,入乡随俗,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找到解决矛盾的“土办法”;二是坚持持续学习,在钻研政策法规的同时磨炼沟通技巧,勇于借助学校资源与校友网络破解难题;三是善用专业思维,虽选调生工作与专业未必直接相关,但跨学科视角能为基层治理提供创新思路,需将学生时代的理论逻辑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务实举措。

卢婵江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向扎根基层的选调生校友和平果市委组织部表达了诚挚感谢。她高度肯定12位校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担当精神,称其为在校学生学习的鲜活范例。从制度意义出发,她指出选调生作为落实基层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骨干力量,是国家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人才,其制度成熟性凸显队伍重要性。她号召校友向黄文秀及百色起义先辈学习,要求选调生明确自身优劣势,用好校友资源,扎根基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卢书记强调要以情怀扎根本土,久久为功服务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向组织交出满意答卷。同时寄语校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基层"练兵场"锤炼本领,在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展现作为,为母校发展注入"校友力量",母校将始终作为校友的坚强后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