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与方向
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是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领域。它是一个传统的工程领域,自人类有史以来,就为生产活动所关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当前的信息革命,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同机械工程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工程领域,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渗透,充实和丰富了本领域的基础,拓宽和发展了本领域的研究范畴,并促进机械产品和生产过程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高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在牛顿力学建立和蒸汽革命以后,1847年世界首个机械工程师学会在英国成立,标志着机械工程已走向一个独立的学科。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与机械电子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是机械工程学科的重要支撑。
本领域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修等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并与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等工程领域及力学学科密切相关。
研究方向有: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机械电子工程;3.机械设计及理论;4.车辆工程。
二、培养目标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学术态度严谨、富有奉献精神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2.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设计、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要初步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地、创造性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工作。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三、学制、学习年限与学习方式
博士研究生学制4年,学习年限为3-6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博士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其中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能少于2年。
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经学院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提前申请学位(毕业),但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年。
博士研究生学习工作时间为每周40小时,要求出勤率不低于80%。各导师(组)或科研团队或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可以制定自己的考勤规定,但不能比上述条件低。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8学分。
公共学位课必修2门,5学分;专业学位课必修3门,9学分;非学位课须修2门,不少于4学分。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招收的博士研究生须补修硕士阶段主干课程2门,补修课程不计学分。必修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开题报告,不计学分。
申请学位(毕业)的成绩要求为学位课成绩≥70分,非学位课≥60分;补修课程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成绩为及格及以上;必修环节必须完成并合格。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 |
1 |
英语 |
48 |
3 |
第1学期 |
|
2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2 |
2 |
第1学期 |
|
专业 |
3 |
高等弹性动力学 |
48 |
3 |
第2学期 |
|
4 |
机械故障诊断学 |
48 |
3 |
第2学期 |
|
5 |
试验技术与方法 |
48 |
3 |
第1学期 |
|
非 学 位 课 程 ︵ 专 业 选 修 ︶ |
6 |
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
32 |
2 |
第1学期 |
|
8 |
工程问题的建模方法 |
32 |
2 |
第2学期 |
|
9 |
现代力学导论 |
32 |
2 |
第1学期 |
|
10 |
现代耦合动力学 |
48 |
3 |
第1学期 |
|
11 |
高等振动力学 |
48 |
3 |
第2学期 |
|
12 |
机器人机构学进展 |
32 |
2 |
第2学期 |
|
补修 课程 |
1 |
数值分析 |
48 |
|
第3学期 |
|
2 |
数理统计 |
32 |
|
第3学期 |
|
3 |
机械动力学与动态分析 |
48 |
|
第3学期 |
|
4 |
测试技术与机械故障诊断 |
48 |
|
第3学期 |
|
5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
第3学期 |
|
6 |
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嵌入式设计 |
48 |
|
第3学期 |
|
7 |
有限元法 |
32 |
|
第3学期 |
|
8 |
车辆系统仿真与优化 |
32 |
|
第3学期 |
|
五、实践环节要求
博士生应参加教学科研实践。教学任务是主讲部分课程,或辅导一门专业课或指导实验课或协助指导硕士学位论文。科研任务是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及生产任务,不计学分,但导师必须写出评语。
六、学术活动要求
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参加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会10次,其中本人主讲不少于2次(校外至少1次),主讲的内容应是与本人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专业学术报告或前沿报告。考核方式是导师组对博士生的报告进行评价。
七、文献阅读要求与开题报告
(一)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必读的主要著作、学术期刊:
主要著作:
1.G. K. Batchelor. An introduction to fluid dyna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2.L. D. Landau and E. M. Lifshitz. Fluid Mechanics, 2nd Edn, Pergamon press, 1987.
3.David J. Griffiths.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3rd Edn, Prentice-Hall, 1999.
4.Pijush K. Kundu, Ira M. Cohen and David R. Dowling. Fluid Mechanics, 5th Edn, Elsevier, 2012.
5.G. B. Arfken and H. J. Weber,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Physicists, 6thEdn, Academic Press, 2005.
学术期刊:
1. Science;2.Nature;3.Nano Letters;4.Nanotechnology;5.Nanoscale;6.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7.Physics of Fluids;8.RSC ADVANCES;9.Applied Physics Letters;1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11.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2.Physical Review E;13.Carbon;14.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15.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16.Electrophoresis;17.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18.Aiaa Journal;19.Physical Review D;20.Computer & Fluids;21.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22.机械工程学报;23.功能材料;24.科学通报;25.力学学报等。
(二)文献阅读要求
在学位(毕业)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与拟选课题有关的本学科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15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75篇以上),并整理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需要至少包括拟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相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拟选课题可能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文献综述应把握所研究课题在学科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字数不少于8000字。
(三)开题报告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明确研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其基本内容至少包括:
1.课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主要参考文献;3.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4.研究方案、方法与技术路线,预期达到的目标;5.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6.已进行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基础,课题开展已具备条件,缺少的条件与解决办法;7.开题报告字数不少于8000字。
开题报告完成后,由博士研究生向学院研究生办提出申请,导师负责组织开题评议指导小组,进行开题汇报。导师和开题评议小组审核并作出评语认可后,方可进入论文研究和撰写阶段。开题评议小组成员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至少5名博导组成,原则上评议小组组长由博导担任。
研究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需更换选题的,应由研究生本人提交书面申请,重新进行开题程序。
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举行。
八、综合考核
(一)综合考核是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位论文开始之前的一次综合考核,主要内容如下:
1.审核培养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课程考试成绩和学分是否满足要求。
2.考核博士研究生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要求每位博士研究生在阅读本学科规定数量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写出文献综述书面报告。
3.考核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科研素质以及科研作风,并考察其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工作态度等。
(二)成立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学科负责人、研究生工作秘书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综合考核的组织领导工作。各学科成立综合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应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至少5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组成,主席由教授担任,导师可参加考核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
(三)考核方式可以是口试、笔试或口、笔试兼用,成绩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并写出评语。考核成绩符合要求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合格者,可在半年内申请重新考核一次,仍不合格者,终止其学业。
(四)综合考核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进行考核前一个月通知博士研究生做好准备,一般不予推迟。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需报研究生院备案。
九、学位(毕业)论文要求与评阅
(一)学位(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博士生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能表明作者已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学科前沿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有2个以上的创新点。
2.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应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
3.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撰写时间不能少于2年。
4.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6万字,附有不少于1500个单词的英文摘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0篇(本),其中外文文献占二分之一以上。
5.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恪守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严禁剽窃,抄袭,杜撰,拼凑学术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1)综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阐述采用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写出所有公式、计算说明、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和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加以说明。
6.论文必须按规定的格式用计算机打印,并按学校统一要求装订成册。
(二)学位(毕业)论文外审评阅
1.学位(毕业)论文送审资格审查
须满足前面所有的规定,特别是对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应填写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情况表,由导师签字确认其真实性。同时申请人的学位论文须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填写学位论文送审资格审查表。
2.外审及评阅
学位(毕业)论文送审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统一送校研究生院办理(根据情况给出一年多次送审窗口)。外审评阅采取双盲评审,外审评阅专家一般为5人,应是责任心强、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在相应学科或行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原则上一般应是博士生导师。评阅结果的使用按学校文件执行。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博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工作须同时进行。
(二)博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学习年限内达到学位申请条件,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博士研究生,按要求进行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条件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申请博士学位成果基本要求:
在本领域SCI索引的国际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论文1篇(发表时刊物SCI影响因子IF≥2.0或在SCI分区二区(JCR分区)及以上刊物);或在本领域SCI索引刊物上至少发表论文2篇。具体以《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取得科研成果规定(修订)》(西大学位〔2018〕2号)为准。
(三)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由学院负责组织进行,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少于5人,委员应为本学科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主席一般应由校外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担任。导师不能作为其指导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秘书。
(四)答辩通过者,满足相应条件要求,可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五)在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时,未能正式发表学术论文但可以提供论文正式录用通知者,可先参加答辩,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及授学位,发放毕业证书,待论文在线或正式发表后发放学位证书。
本培养方案自2019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并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